隨著國內球團生產的快速發展,采用進口赤鐵礦粉作球團生產原料越來越多,就連豎爐球團生產、安鋼、長鋼等企業,也部分采用赤鐵礦粉造球。已有生產試驗研究和實踐證明,采用赤鐵礦粉生產球團與磁鐵礦粉相比,有著較大區別。因此,隨著我國球團生產采用赤鐵礦粉比例的增加,認識和討論赤鐵礦粉球團生產的關鍵技術問題,有著重要理論價值和實際的意義。
早于上世紀70年代,我國球團工作者提出了赤鐵礦球團與磁鐵礦球團區別,此后無一不提出赤鐵礦球團與磁鐵礦球團在工藝技術和固節機理方面不同特點,以往對這種區別和不同特征的認識,距離比較遠,但現在,對近年球團實驗和生產時間歸納起來,赤鐵礦球團與磁鐵礦球團相比,在成球、固結機理和工藝技術上,主要有以下區別和特征。
赤鐵礦成球難
赤鐵礦粉成球難,表現為:濕球落下強度低,難達到球團生產對生球落下強度的要求。
生球質量與精礦細度關系不大,提高-325目比例難達到生球質量要求。
合格生粉水份大,干燥時間長,耗能高。
鐵礦粉球團難焙燒
實驗和實踐證明,赤鐵礦粉比磁精粉球團難焙燒,主要表現為:預熱和焙燒溫度高、時間長、成品球強度低,單一赤鐵礦粉球團,即使采用超常的溫度和時間焙燒,也達不到合格強度的要求。
改善赤鐵礦粉球團質量與技術問題的對策。
對赤鐵礦粉球團質量與技術問題的分析
采用赤鐵礦粉造球比磁鐵礦粉球團存在著造球難、燒結南、熱耗高、成品球質量差等問題,這些質量和技術問題主要由赤鐵礦粉的特征所決定,赤鐵礦粉特征有以下三方面:
赤鐵礦粉粒度細,比表面積小,這是與磁鐵礦粉的大不相同,也是造成赤鐵礦粉造球難的主要原因。
赤鐵礦球團在焙燒過程中不放熱,其固結機理主要為氧化鐵的晶粒長大和再結晶,由于氧化鐵不會再氧化,磁鐵礦粉球團在預熱焙燒過程中四氧化三鐵氧化為三氧化二鐵,放出大量熱,占鏈篦機-回轉窯球團熱耗約為34.12%,磁鐵礦粉球團的固結機理主要三氧化二鐵的再結晶長大,固結強度高。
赤鐵礦粉球團成品球的冶金性能差,均需還原強度問題,都是球團在還原過程中產生體積膨脹的結果,赤鐵礦粉球團的固結由于沒有晶路連接,造成不僅還原膨脹指數值高,低溫還原粉化也很嚴重。
改造赤鐵礦粉球團質量與技術問題對策
赤鐵礦粉混合30%左右的磁鐵礦粉,以改善混合精粉的成球性,這是解決赤鐵礦球團造球難、焙燒難、冶金性能差的一項配礦技術。
配入部分熔劑,生產低堿度球團,是改善赤鐵礦粉成球和焙燒性能,改善成品球團冶金性能的一項工藝技術。
對赤鐵礦采用高壓輥磨,提高其比表面積和改善礦粉的表面形態,是有效改善赤鐵礦粉成球、焙燒和成品球質量的關鍵技術。
結論
1.赤鐵礦與磁精粉球團相比,存在著粒度細度比表面積小的特征,造成成秋性差,生球落下強度低。
2.赤鐵礦粉與磁精粉球團比較,由于沒有四氧化三鐵的氧化放熱,造成預熱和焙燒溫度高,時間長,能耗高,生產力低,成品球抗壓強度低等質量問題。
3.赤鐵礦粉與磁精粉球團比較,由于固結強度低,造成成品球冶金性能的RSI和RDI指標差。
4.赤鐵礦粉配加30%左右的磁精粉造球,是改善赤鐵礦粉球團成球難、焙燒難、冶金性能差的一項配礦技術。
5.赤鐵礦粉造球,配入少量石灰石粉,生產堿度為0.2-0.3的酸性球團,也是解決赤鐵礦粉造球你那、焙燒難和冶性能差的一項工藝技術。
6.細磨赤鐵礦粉不是解決其成球難、焙燒難和冶金性能差的技術措施,對赤鐵礦粉進行二道高壓輥磨,改變其顆粒形貌和提高比表面積,是解決赤鐵礦粉造球難、焙燒和冶金性能差的關鍵技術。